通过后续的工艺可以改善一个或多个基本过程中无法直接实现的特性。

整形
整形指在与零件形状相反的硬模中再次压制零件。
整形操作有多个目的:
– 提高尺寸精度, 达到 IT 5。致密度低于4%。
– 增加压制中无法实现的几何细节, 或改善粗糙度。
– 致密化。应用致密度为 7-10%, 也被称为铸造。密度可达 7.6 g/cm3。
多孔浸润
浸渍指用化学产品填充孔隙:
– 浸油。孔隙中的油可以作为轴承与轴之间润滑剂, 达到自润滑的效果。
– 塑料或树脂浸渍帮助零件密封。通常是在给零件镀层前的准备工作。
– 铜浸渍, 也称为渗透。指将零件与铜板一起烧结。铜在烧结过程中熔化, 并通过毛细管作用渗透到孔隙中。渗透法用于提高低合金化烧结钢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机加工
通常需要机加工达到压制时无法满足的形状和尺寸。烧结件适用于各种常规机加工操作,如车削、铣削、钻孔、螺纹加工、研磨、研磨、扩孔、抛光等。
去毛刺
用于去除压制过程中固有的毛刺。毛刺可以整体 (翻滚、喷丸、…) 或部分 (冲刷、抛光、电解去毛刺、…)去除。整体去毛刺有时用于保证零件表面均匀, 或非常低的粗糙度。
清洁
清洁作业用于减少或去除零件可能含有的固体或液体污染物。根据材料、污染物类型和所需的规格决定清洁方式。
蒸汽处理
蒸汽处理指在连续的熔炉中,通过水蒸气进行氧化控制的热循环操作。从而在零件表面和孔隙上形成磁性涂层,可以增加零件的抗压强度, 密封其孔隙, 提高其环境耐腐蚀性。
热处理
热处理是一种可以改变材料特性的热循环工艺。通常用于提高零件的硬度和强度。主要的表面或内部热处理为: 淬火、外壳硬化和碳氮共渗。感应淬火用于提高零件局部区域的硬度。其他可行的方法包括离子氮化、氧氮碳共渗或退火。
一个特殊的情况是烧结硬化零件, 由一种特殊类型的钢在冷却过程中在烧结炉中硬化形成。
涂层
涂层指在不改变基体金属化学成分的情况下,通过在零件表面上材料沉积,改变表面性能。涂层用于实现零件在疲劳、磨损、摩擦或腐蚀条件下的保护。
烧结件几乎可采用所有传统涂层方式, 如镀锌、镀铬、镀镍、磷化、金属化、聚四氟乙烯和其他特殊镀层。
连接
烧结件很容易与其他烧结零件或其他技术制成的部件连接。典型的连接技术包括焊接、钎焊、烧结粘接、装配、粘接、铆接、二次成型等。